
一 翡翠形成的條件
地質學家一直看成一個謎,曾經有人認為翡翠和鉆石一樣,都是在地殼深處經過幾千度高溫、高壓的條件下結晶而形成的。
其實不然,經過科學家的大量實驗和考證,翡翠是在一萬個大氣壓和比較低的溫度(200--300℃)下形成的,高壓是由于地殼運動引起的擠壓力所形成,現證實,凡有翡翠礦床分布的,均是地殼運動較強烈的地帶。

二 產地
翡翠習慣上稱為緬甸玉,是緬甸出產的硬玉,現在所知的日本、俄羅斯、美國、墨西哥、意大利、危地馬拉、哥倫比亞和哈薩克斯坦均有出產,但質量遠遠不如緬甸的。
三 開采的場口
根據場區場口所翡翠的特殊性,來觀察判斷這塊翡翠是否可賭。場區又分老場區、新場區及新老場區。六個場區分別為:
老場區(也稱老坑老廠)

1,怕崗場區,著名場口有灰卡、木那、大谷地、四通卡、帕崗等28個以上場口。
2,木坎場區,著名場口有大木坎、雀丙、黃巴等14個以上場口。
3,南奇場區,著名場口有南奇、莫罕等9個場口。

4,后江場區,著名場口有后江、雷打場、加莫、莫守郭等5個以上場口。
新場區(也稱新坑新廠)
5,新場區,著名場口有馬薩廠、凱蘇、度胃、目亂崗等11個以上場口。新老場區,(也稱新老廠〉
6,新老場區,著名場口有龍塘場口等。

四 切片,制作手鐲,雕刻
開采出來的翡翠經過切(開)片后,可根據不同的需求、質量制作不同產品。從前極品的料子都整塊雕琢成為擺件,但現在很多商家不去雕琢大擺件,而是用來制作手鐲,雕刻成為各種題材的掛件和手玩件。
這樣做的目的是可以讓更多的人買得起翡翠,而不是望而卻步。玉雕多元化的發展,也讓更多的玉雕人置身其中,為雕刻而樂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