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總是聽閨蜜抱怨他老公的不是,自從做了全職太太,老公對她的關心還不如對同事,她覺得壓力和失落感很大很大。她總覺得別人老公對老婆好,而她老公連發朋友圈都只發單獨的照片。這突然讓我想到了孟爺爺的一段話:“我覺得我們每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除了你的父母可以無條件的容忍你之外,在所有人的人際交往當中,我們都要學會克制自己,拿更好的自己的一面去和別人交往,這個和虛偽沒有關系,我們都要在和別人的關系當中,盡可能地考慮別人的感受。”

或許孟爺爺說出了夫妻、情侶之間的相處之道,有不少家庭,尤其是結婚多年的夫妻,因為彼此的感覺距離近了,知道對方會一直陪伴你走到盡頭,所以毫無壓力地對伴侶發泄心中的埋怨和不滿,把最壞的情緒留在了最應該溫暖平和的地方。
為什么我們眼中看到的總是別人家的老公老婆特別好、夫妻特別恩愛,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你看到的其實是他們希望讓你看到的光鮮一面,人的本能是在心里距離越近的人面前,自控力就越差,這就能解釋為什么越親近的人越容易控制不住情緒,因為對著親人你沒有偽裝,你活的真實,這是本能而已。其實我們可以試著給家人一點喘息的空間,多多在意一些家人的感受,不要本能的傷害那些心里距離更近的人。

我的老公以前總是說我做飯不好吃,沒有誰誰老婆手藝好,既然老公說了那能夠滿足他的盡量做好一點,比如今天換了新的米,你嘗嘗有沒有更香?今天換了一個炒鍋,你嘗嘗有沒有不一樣?把你的改變用語言表達出來,手藝好不好并不重要,給生活加點料加點樂趣,既然是兩口子總有一個平衡點,老公不是要的結果,他們都是大孩子,哄著便是了。
用久了不粘鍋,還是覺得老鐵鍋炒出來的菜更有味道,說不上來是什么味道,可能是人情味吧,畢竟天然+手工的匠人精神,讓炒鍋不僅僅是炒鍋,用久了會有自家的味道,就像紫砂壺用久了,清水也能沖出茶湯的味道。
電飯鍋已經不是普通的電飯鍋,蒸煮柴火飯讓顆顆米粒能夠充分吸水,受熱均勻,煮出來的米飯更加香糯,口感更好。飯香不香火候很重要。
每天清晨一杯溫熱的豆漿,一聲親昵的“親愛的”,沒有什么比這樣起床更舒心的了,讓每一天都在愉悅中開始。
當你老了,是否還能像談戀愛時那樣對話?
“你愛我嗎?”
“不愛你愛誰”
“那你會愛我多久?”
“這輩子都是你,下輩子也是你”
幸福長久的愛情不是沒有,金婚的老夫老妻身邊就有,或許多一些包容,多一些溝通,給生活多一些喘息和距離,你會發現媳婦還是自家好,飯菜還是自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