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son Fried和Dvid Hansson在《Rework》中說:“如果你要從一堆人中決定出一個職位的合適人選,雇那個寫作最厲害的人。這個人不在乎是不是營銷人員、推銷員、設計師、程序員,無論是誰,他們的寫作技巧會對此有益。”
這句話很有道理,一個會寫作的人往往有一種獨特的魅力,尤其是當他用文字表達時。很多人都說寫作需要一定天賦,這句話是錯的,也是對的。聽起來似乎有些矛盾,其實不然。你要是想成為一個作家,那無疑是需要天賦的。但是,寫作并不一定要成為作家。在現今這個時代,對于普通人的寫作能力和技巧也有了一定的要求。
那么寫作對于一個普通人來說有什么好處呢?
功利點說,首先利于個人事業。文章開頭已經說過了,用人單位更喜歡寫作厲害的人。劍橋大學濮實博士在《我在劍橋學說話》中指出,“事業的發展、收入的多少與人的詞匯量有很大關系。”而寫作也是提高詞匯量最有效的一種方式。
在個人能力的提升上,寫作可以幫助我們整理思維,引領思考。通過寫作,我們可以使碎片的認識和思想系統化。這對于我們學習和接受新知識有巨大的幫助。
而且,一個會寫作的人通常有高超的表達能力。這可以使你的談吐更有魅力,更容易吸引他人注意,也更容易傳播你的觀點。這不管是于個人還是于事業都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那么接下來就開始我們的大師級寫作課!
第一堂課:勞拉·布朗的《完全寫作指南》。
這是哥倫比亞大學三十年教學經驗錘煉而成,人手必備的使用寶典。書中包括二百多個模板,可以做到即學即用。無論你打算寫什么,本書都給出了最簡單、最直接的建議,明確每種文體的特點、合理規劃寫作路徑、精準掌握讀者心理,讓你真正做到“從提筆就怕到什么都能寫”。
第二堂課:夏丐尊、葉圣陶的《文心》。
這本書是夏丐尊和葉圣陶兩位老先生共同寫給中學生的32堂國文課。涉及修辭、語法、詩詞、小說、日記、書信、工具書、文學史等很多語文知識。《文心》雖以上世紀中學教育為背景,但通篇以講故事的形式將國文的抽象知識與青年日常遇到的問題融城一片,很適合今天的中學師生閱讀。
第三堂課:娜塔莉·戈德堡的《寫出我心:普通人如何通過寫作表達自己》。
30年前,《寫出我心》出版后立刻登上暢銷榜,成為北美教授寫作及寫作治療的人必讀、必引述的經典,占據同類書籍的頂端,被列入美國高中讀本,影響深遠。作者認為,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寫作了解自己、用筆表達喜悅和疼痛,通過寫作給生活賦予光芒、色彩和故事,使我們再次審視這趟凡塵生活,為平凡的生活心醉神迷。
第四堂課:詹姆斯·斯科特·貝爾的《這樣寫出好故事》。
卡夫卡說:“我們應該只讀那些會咬人和蜇人的書。”只有好故事才會折磨讀者。而這本書將教會你怎么寫出蜇人的故事來吸引讀者。作者詹姆斯·斯科特·貝爾是創意寫作高手,出版過20余部小說,被贊為“懸疑大師”。
第五堂課:羅伯特·麥基的《故事》。
作者羅伯特·麥基被稱為“編劇教父”、“上師們的上師”。這本書自1971年出版以來一直是全世界編劇的必讀經典,集結了作者三十年的授課經驗。其指導意義不僅僅局限于編劇圈,更得到小說界、文案策劃和商務人士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