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或許是因為孩子沉迷于電子產品;又或許是你嫌室外“臟”,不讓孩子在室外玩耍……現代城市的孩子與大自然的接觸的機會很少,在大自然中度過的時間也越來越少。這樣很可能讓孩子患上“自然缺失癥”。

這樣可能造成孩子肥胖、注意力不集中、對外界事物缺乏好奇心。另外,孩子整天在家里玩手機,對孩子的視力和脊柱發育也是不利的。到底應該怎樣做才能讓孩子擺脫“自然缺失癥”的困擾?像《爸5》一樣,帶孩子走出去!
—???—
陪孩子去旅行

父母可以利用假期的時間,陪孩子多去一些自然風景區,感受大自然的氣息。去郊外踏青、遠足、爬山、放風箏、游泳等,還可以隨時隨地教孩子認識五谷雜糧、蔬菜瓜果。

在和孩子游玩的同時,告訴孩子一些關于自然的基本常識以及突發意外事故的解決辦法,并增強孩子的環境保護意識。
—???—
用畫筆連接自然與感官

在這個秋高氣爽的季節里,帶上孩子去郊外寫生吧!繪畫本身就具有足夠的表達能力,比如用抽象的線條和色彩表現聲音、氣味、質地、情緒等。

繪畫可以將各種感官的感受以圖畫來呈現,對孩子來說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我們可以通過繪畫的方式,激發孩子們的感官,培養孩子觀察能力,養成愛觀察的習慣。
—???—
學習有關自然的知識

父母也要學習一些自然知識、生活常識,這樣在帶孩子去野外的時候,就能自如的回答孩子的“十萬個為什么”了。

即使平時在家里面,也可以陪孩子讀一些關于大自然的書籍,讓孩子開闊眼界不一定要走的很遠,書中也有精彩之處,就看你會不會尋找和發現了。

帶孩子到戶外,真正感受大自然的豐富與美好,甚至想辦法讓他們被大自然的生命所感動,才是孩子們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