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又到了江南的梅雨時節,梅季的江南,絲雨綿綿,霧靄重重,空氣濕度大、氣溫高、衣物等容易發霉,這樣潮濕的天氣,讓茶人們忍不住擔心自家辛苦存下的茶葉是否能躲過“霉雨”的洗禮?

茶葉的吸濕及吸味性極強,很容易吸附空氣中的水分及異味,受了潮的茶葉不僅清香盡失,還會長出霉斑,那就是斷斷不能再飲用的了,所以梅雨季節的存茶問題尤為重要。

國家標準中,不同茶類含水量要求;
綠茶≤7%(炒青、烘青、蒸青≤7.0% 曬青≤9.0%);
白茶≤7%(緊壓白茶≤8.5%);
烏龍茶≤7%(輕發酵的烏龍茶5%-6%,鳳凰單叢≤6%);
紅茶≤7%;
黑茶:散茶≤12%;黑茶緊壓≤15%;
普洱:(生茶)散茶≤10%,緊壓≤9%,袋泡≤8.5%;普洱熟茶(過篩復火)≤9%,正常存放,普洱茶的含水率控制在≤13%即可。

【梅雨時節各類茶葉如何存儲?】
一般情況下,儲存茶葉必須低溫、干燥、避光、避氧、清潔,遠離有異味的環境和物品,而不同的茶類對于溫、濕度以及存儲罐都有不同的要求,需要分類區別對待。
綠茶 綠茶是未發酵茶,存儲上要特別注意,一般的綠茶,特別是西湖龍井,生石灰收過灰后,加除氧劑后密封放進冰箱冷藏,一般以5℃-8℃適宜。
紅茶 紅茶一般放在干燥、避光、遠離有異味的地方保存就行,但是梅雨季節,紅茶也建議放到冰箱冷藏,溫度可以略微高幾度。
白茶 建議家里放置一個溫濕度計,依照傳統,梅雨季節存白茶,要能保證較好的通風和干燥環境,白茶需要通風、干燥、避光、潔凈的環境保存。
烏龍茶 國家標準里,對輕發酵的烏龍茶建議密封于4℃的茶葉冷藏柜內保存。梅雨季節需要配備一個除濕機,將茶葉套兩層膜放置紙箱中,期間不要開啟,保持定期通風,固定時間開下窗戶,讓空氣流通一下。
黑茶 平時黑茶不要密閉保存,與空氣盡量接觸,這樣有利于轉化。梅雨季節,要特別注意防潮防濕,配備有除濕機器、溫濕度測量表,將茶葉放置高處,保持通風、陰涼、無異味,沒有陽光直射。黑茶儲存不當的話,容易霉變和產生異味。

【受潮的茶葉該怎么辦?】
紅茶、綠茶:受潮的茶,如果沒有發霉,可以選擇烘干,一般也可以焙干除濕,發霉的茶就不要再喝了。
白茶:對于受潮的茶,輕微受潮,白天的時候,可以拿出去復曬一下;略微嚴重的,也可選擇文火低溫炭火慢慢烘干;受潮的茶,對后期陳化是有影響的。如果茶葉已經霉變,不宜飲用。

武夷巖茶:受潮的巖茶,落在杯子里軟趴趴的沒有響聲。如果是很輕微受潮的茶,一般可以再焙火,但經過再焙火的茶跟自然陳化的茶滋味還是有差別的;如果是已經霉變的,就不能再喝了。
黑茶:受潮的茶,先判斷香氣和口感有無變化。如果是輕微受潮,可使用焙茶器、電焙爐等挽救一下,并且在短期內品飲完。受潮嚴重的,就不能要了,只能舍棄了。如果是平時一直保存比較好的茶,輕微受潮可以放在干燥、通風的地方,讓它自然干燥。

存茶需要很用心,這樣才能保持茶葉的新鮮甘香,梅雨季節存茶特別需要注意,一旦存不好,一款好茶就浪費了,存茶雖辛苦,但能保持茶葉不受潮,想必各位茶友也是甘之如飴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