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腸病是常見病多發病,總發病率約占人口的20%左右。年齡越大,發病率越高,特別是50歲以上的中老年入更為多見,男性高于女性,如不及時治療,長期反復發作,極易癌變。很多人檢查后都覺得是小問題,不加以重視,慢慢的轉變成胃癌等嚴重的消化道疾病。那么,我們應該如何保養腸胃呢?

1、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中醫認為,茯苓可用于脾虛泄瀉。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滲濕,對于脾虛運化失常所致泄瀉、帶下,應用茯苓有標本兼顧之效,可以與黨參、白術、山藥同吃。如果覺得麻煩,可以將茯苓打磨成粉后放入粥中食用,或拌蜂蜜后抹到糕點上蒸熟食用。
2、蓮子
蓮子的藥性平和,具有很高的食療和藥用價值。蓮子具有鎮定安神、補中益氣、養心益腎、健脾養胃、澀腸止瀉的成效,中醫認為它能補脾胃之氣,可用于脾胃虛弱、食欲不振等表現。
3、芡實
芡實,作為一種滋補佳品,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其性平,味道甜澀,是補脾胃最好的食物之一。芡實較硬,熬住時間要長,為方便食用,可以打成粉加入粥中同食。利用蓮子、茯苓、山藥、芡實煮成四神湯,具有健脾、利濕、補腎的功效,適合大部分人飲用。
4、牛奶
牛奶味甘,性平、微寒,入心、肺、胃經,具有補虛損,益肺胃,生津潤腸之功效。用于久病體虛、氣血不足、營養不良、噎膈反胃、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消渴、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