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伙伴錯誤的認為,只要跑步就能減肥,但是跑了幾個月體重根本沒掉,其實很多小伙伴并不是特別了解跑步,也不知道如何跑步才能瘦。

正確的跑步姿勢:
1.身體保持正直,不可前傾后倒。
2.頭部朝向前方,不可左右晃動。
3.手臂放低向前擺動,幅度不宜過大。
4.臀部必須時刻保持在身體的正下方。
5.膝蓋向前彎曲,但不要抬得太高。
6.小步快頻的跑,避免步伐過大。

腳應該怎么樣著地?
有些人認為跑步時應該前腳掌先著地(通常是快跑),也有人認為應該是足跟先著地(慢跑),但無論哪一種方式,都存在隱患,前者傷腳,后者傷膝蓋。
所以在日常的慢跑中,我們建議初中級跑步者選擇用腳掌中部接觸地面(有些人可能會有例外),這樣可以減少震動,緩解對小腿肌肉和足腱的壓力,也能有效避免形成肌肉腿。
當然,要選擇一雙減震功能的運動鞋,它至少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壓力,保護腳踝和膝蓋。
步頻越慢越安全?
許多初跑者都喜歡慢跑,感覺跑起來更舒服更安全,但其實小步快跑才是正確合理,因為步頻太慢反而更傷膝蓋。
只要大家多注意就會發現,步頻慢的情況下,膝蓋承受的壓力要大得多,而加快步頻,會調動更多腿部肌肉,讓膝關節受力更加均衡。
跑步只用腿,上半身無所謂?
上半身不穩定,會直接影響到你的跑步效率。
許多人在跑步的時候頭部晃動,或者手臂橫向擺動,或者擺幅過大,或者上半身扭動,這些都是常見的錯誤姿勢,不僅容易造成慢性損傷,還將身體的動力耗費在無意義的內部對抗上,讓自己跑的更辛苦。
身體是一個整體,跑步不光是動動腿,,上半身也要兼顧,別忘了保持正直向前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