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咬鉤,有特點。見黑移,多鯉魚;送浮漂,鯽魚咬。魴魚咬,黑送漂。葷食魚,狠黑漂。漂跳舞,麥穗鬧;遇截道,是白條。提竿機,把握好。
談到野釣中浮漂這么多信號,不得不聊一下關于在野釣中不上魚的特殊情況該如何應對?
▲對于釣巨物的釣友來說,這款28調性漢鼎巨鯉是首推釣竿,在暴力測試中實現6斤超強釣重,釣竿甄選大力馬編織桿稍繩、鋁合金頂帽、X型卷制工藝以及防抱死系統,實現狂拉中華鱘等大型魚種。
調漂時應該注意哪些細節?
眾所周知,調漂是為釣魚打基礎。在調的時候,尤其是面對大魚,可以調低目,一般來說,帶鉤調一兩目或者平水均可。釣的話,可以釣到三四目,這樣一來,餌料在塘底處于自然散落狀態,對于魚兒來說可以放松警惕,敢于更加大膽地吃食,同時子線在水中相對彎曲,一鉤輕觸底,一鉤躺底,這樣一來可以避免魚觸碰到子線或鉤餌,浮漂便下頓,這樣的調釣,還能避免一些雜亂的假信號。
▲漢鼎1號二代,升級之后性能更加強大,標準28調,腰力更加強勁,3000g大釣重不懼大物,一體式把手手感更好。
如何及時判定真假口?
許多初學釣魚的釣手,對于真口和假口難以分辨,導致提竿時機出現偏差,最后空竿,亦或者是出現信號,提竿過早或過晚,導致最后跑魚。這些困擾都離不開對信號的判斷,那么當浮漂輕微晃動或是下頓后迅速反彈,這多為魚在水下蹭線,如果是輕微下頓接著直接黑漂,這多為魚吃口,不過,等黑漂后,稍微有一秒的時間差,讓魚吃得更牢,這個時候再提竿,可以避免魚吃的淺,鉤子只掛住魚唇邊緣。
▲這款是漢鼎的套盒浮漂,三種漂形應對三種魚情:B101專攻大物,專攻鯉魚浮力大、穩定性好、魚訊明顯;B102翻身迅速,針對深水釣綜合魚設計;B103獨特標型,降目均勻,適合底釣大型鯽魚。
拋竿到位后,浮漂一直不見有動靜?
出現這種情況,一般有三種原因:
1、位置沒有選好,水下根本沒魚。若果真如此,應考慮換窩;
2、挨草邊撒窩,明草下面或許有你看不見的暗草,喂料全部撒落在草上,沒有被魚發現。應用空鉤前后左右反復探測,真有暗草,要重新撒喂或換窩;
3、釣餌不“對路”,尤其若發現窩里有魚星而不咬鉤,要馬上更換釣餌,或把餌料加水做軟做粘。
▲孔雀羽浮漂,輕口靈敏漂。臺灣王冠浮漂創始人游克修先生,擅長制作帶殼的孔雀羽浮漂,帶殼孔雀羽浮漂的特點是漂身堅固、浮力大,制作工藝難以掌握。
前期有口,突然停口
1、如果是釣鯽魚,本身就是成群結隊,尤其是夏季作釣,一般早晚時間段是鯽魚集中開口的重要時機,一定要抓住這一段上魚時期;
2、或許窩里有其它水生動物干擾,若有黑魚之類的兇猛性惡魚會攆散鯽魚,小編曾經用螺貝鯉在窩里釣過黑魚。
3、有鯉魚、草魚之類的大魚進窩,要是發現有它們的魚星,要立即換用釣具、釣餌,臨時改釣大魚。
▲夏天不僅只有曬黑,出汗也是釣魚人的一大煩惱,想想萬一因為手滑錯失大魚,那酸爽......這款防曬吸汗速干手套,不僅超細纖維、質感輕薄,戴在手上無壓迫感,而且掌心面料為磨砂顆粒,可以防磨效果。
經常揚竿不中魚,原因幾何?
1、提調釣過靈竿過早,魚還沒有銜餌進嘴,此時應上推浮漂且準確地把握好提竿時間;
2、可能出現鉤鈍,釣鉤長時間使用導致其不鋒利,需要及時檢查更換鉤;
3、用鉤太小或鉤門太窄,也應考慮另換大號的鉤;
4、穿餌臃腫,素餌硬質或捏的顆粒狀太大而阻塞了鉤彎的鉤門,致使鉤尖沒有刺進魚嘴。要注意調整餌的形狀大小和狀態,需要達到餌料便于入口,且蓬松易穿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