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釣與黑坑區別真的挺大,能熟練掌黑坑垂釣技巧的,在野釣中未必就能一定找到“北”。
野塘野溝的特點是什么呢?因為它姓“野”,野者,無人管理也。誰都可以到它那里去發財,網捕的,摸捉的,下籠的,甚至抽水機一架,抽個底朝天,大小一起撈;更可惱的,有些不法分子,用電擊,投毒。這些決定了野釣最大的特點:塘廣魚頭稀。這就要求釣友得根據當地的特點,有方法、弄變通,才能有較好的魚獲。
▲這款碳素支架可以直接搭配釣箱使用,后掛三節可自由伸縮、不銹鋼尾件堅固耐用,柔軟膠墊保護釣竿還有涂裝烤漆時尚美觀,每個釣魚人都應該有的裝備,讓釣魚輕松又省力!
一、多試塘口,選塘垂釣野釣的塘口,釣者心里沒底,即使你前幾天才釣過的、釣獲極好塘口,今天去也還是沒十分把握,照樣有可能一無所獲。
去年秋天,我去安徽來安野釣,十月五號尋到一條草溝,一天下來,大小鯽魚裝了一魚護,估計在10斤以上;七號再去,早晨七點布點做窩,釣到十點,同去的釣友收獲兩條50克左右的鯽魚,我是顆粒無收。后來遇到當地一位老農,才知道五號的時候,有人見我魚獲多,十月六號一清早,背上電瓶來來回回電打,大小魚兒全都撈走了。
▲這款是漢鼎長竿抄網,這款抄網的網頭是可以折疊的,所以比較好攜帶,而且這一款比較好一點就是可以伸縮定位,以便能夠更好的將魚抄起。這款的抄竿是比較長的,喜歡長竿抄網的釣友可以看下哦~
在野溝野塘垂釣,一定要多試幾個塘口,不僅不能迷信自己的經驗,甚至當地農民的指點也不能迷信。常會發生這樣的情況,當地農民說,那塘口才干過,你也不妨去試試,很有可能釣一場好魚。俗話說: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必須親自嘗一口。多試塘口,選塘垂釣的方法也簡單,進入釣地后,在周圍幾個塘口都做窩點,這叫普遍撒網,然后進行比較,挑選上魚快,上魚大的塘口進行垂釣。這樣,才能保證你的魚簍子養魚多。
二、多點做窩,重點垂釣選中了塘口,也不能保證多獲魚,因為野塘野溝魚頭稀,不像黑坑那么密。魚頭稀的野塘口,像在黑坑垂釣,只做一、二個窩點,那是絕對不行的,一般垂釣者在選準塘口后,一次做窩都在10個以上,甚至做到20個以上。河中扳罾的老漁翁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十網倒有九網空,逮到一網就成功。多點做窩,其實就想逮住那一網。
▲這款是漢鼎餌料,適用各種魚種,鯽魚鯉魚鰱鳙草魚等通用,這款餌料的香味比較醇厚,能夠起到很好的誘魚效果,留魚也是比較持久的,對于在釣魚的時候不知道選擇什么樣的餌料的釣友來說,這款就是很適合你的。
這條經驗中,還有一個“重點垂釣”,何謂重點垂釣呢?我認為,重點就是指那上魚的窩點。因為它上魚,說明那里就可能有“魚路”,甚至是窩魚的地方,重點去照顧這樣的窩點,自然有好處等著你。至于半個小時,一個小時都未上魚的窩點,垂釣的朋友稱它為“瞎窩”,既然是瞎窩,何苦去白忙活?浪費時間不算還浪費餌料。
一般來說,一次野釣,如果能選中五到十個窩點能上魚,你的收獲就會讓人另眼相看了,這五到十個窩點,便是你重點保護的“大熊貓”。
我就碰到過這么一件奇事。有次去野塘口垂釣,選中塘口,一口氣撒了20多個窩點,偏偏只有兩個窩點上魚,我就在那個窩點垂釣,說你不信,就這兩個窩,讓我釣中80多尾鯽魚,這真是逮到一網就成功!
▲鯽魚竿,釣友的裝備庫里面都有一款至輕至細的鯽魚竿。這款東澳鯽2.7米僅重29g,竿身比香煙更細,手感自然可想而知。上魚時,釣竿可以清晰傳遞每一個博魚的信號到釣友手里,讓人大呼過癮的一款輕、細、韌的釣竿。
三、走馬觀星,多快好省野塘口,無人管理,自然也就無人喂養,一般來說,塘口只要有魚,咬鉤就很瘋狂。因此,野口垂釣,一般不采用“守釣”,我說“一般”,因為有時也須守一守的,比如窩中有魚,你不妨守上一守,因為,水底餌料,被它享受完了,它便離去,豈不可惜?但在野塘垂釣,大多采用“走釣”。鉤落窩點,一、二分鐘之內沒有動作,便拎竿走人到下一個窩點。
老釣翁常能“觀星”,魚在窩點進食,常有氣泡冒出水面,他們根據氣泡的大小形狀,不僅能判定窩中有魚,還能估計出窩中是何種魚類,以及魚的大小。有這種能耐的人,他們采用“走馬觀星釣”,沒有魚星的窩點,他們根本不下鉤,專尋那些有魚星的窩點下鉤。
“走馬觀星釣”的好處是四個字:多快好省。
▲東澳成品線組(帶雙鉤),每個米數直接搭配好相應的主線、子線以及釣鉤,最適合釣魚新手和懶得綁線組的釣友使用,方便快捷,而且里面的釣線都是高切水、高強度的優質主子線,均為手工綁制,可以放心使用。
魚獲量多,那是因為他們省時間,同樣是10個窩點,同樣是4個窩點有魚,他只須下4個窩點,比你每個窩點都下鉤,最少省出一半的時問還轉頭。釣魚的誰都清楚,時間就是魚,他的魚獲量自然就多了。
不過,走馬觀星釣須有體力支撐,那是比較累人的,年輕人有充沛的體力自然不在乎,老年人走得快了體力跟不上。我看,不如“下”馬觀星釣,走得慢一些,還是可以的。走馬也好,下馬也好,總之是為了節約時間,少做些無用功,多快好省去釣魚罷了。
四、誘餌量少效果反而好在養魚池中垂釣,打的誘餌要多,那原因也很簡單,養魚池中魚頭密,一次進窩的魚兒多,如果投的誘餌量少,那些誘餌很快便被魚兒吃光了,反倒留不住魚。在野塘中垂釣,那里的魚頭稀,一次進窩的魚兒只有一、二尾,如果投餌量重,一、二條魚都已吃飽了,你下鉤去釣,它懶得進食,自然上鉤率差了。
▲青峰鼎屬于19調性3.5H飛小魚,溜大魚的綜合黑坑竿,采用高噸位螺旋碳布,回魚快,主打黑坑競技全國通用,專攻滑口魚,腰力強悍,韌性足,彈性強。
野釣,誘餌量少,效果反好。那是因為進窩的魚兒還未吃飽。我在野釣時,一個乒乓球做的撒窩器,裝滿了酒泡小米,要撒8個窩點,補窩的餌料更要少,一個乒乓球小米要補10—12個窩點。有的只須點上十粒小米就可以了。
也會碰上這樣的情況,窩中或附近有魚群存在,這也不用耽心,因為野溝塘中魚兒能吃上美味佳食的極少,那些魚兒享受完窩中誘餌后,也不會立即消失,它們還會在窩子里或在附近尋找食物,當你下鉤時,常能迅速回轉來搶食,即使離得遠的魚兒,也會過些時候回到它吃食的窩點來瞧瞧,是否還有些殘羹剩飯,如果你能及時補窩,它是不會放過機會咬你釣餌的。
在野釣時補窩要勤,一般在三、四次巡窩之后。沒有上魚的窩點,勿需補窩,那是“瞎窩”,補也白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