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天氣、溫度、環境、氣壓各方面受到太陽的影響,不會很穩定的,此時如果你釣鰱鳙的話或者草魚,一定要找到釣點,否則前功盡棄的,所以找對釣點很重要。

環境,溫度,水層的變化
第一點:魚的生理自然規律
不同的魚類大小、都有它們生活、覓食、嬉息的地方,比如鯉魚、就喜歡在底層,還有草魚、鰱魚、就是喜歡集中在中層,鯽魚就喜歡貼底找東西吃,小鯽魚就喜歡上浮找東西吃,因為魚的生活習性決定的。
第二點:每個地方天氣都不一樣
魚喜歡新鮮氧和適宜的水溫,氣壓、水溫等環境因素會影響魚改變不一樣的水層的,魚上浮或者下潛,都會去找合適自己的生存的水體環境的。
第三點:就是人為各種因素
一般釣魚,不同的餌料各種味道,就會出現不同層面的魚,這樣誘導,魚密度會越來越大,往往為了尋食而上浮去搶的,都亂了套,自熱而然水層就會改變。

如何正確的判斷水層發生不同的變化
第一點:浮漂斷定
如果在底釣時,要注意觀察浮漂,如浮漂站立或躺水面的時間過長、浮漂站立還沒釣就出現停頓感、浮漂速度明顯緩慢下沉、浮漂站立或下沉中抖動等,都可以從這些跡象說明明魚兒往上浮;
第二點: 在截口中斷定
如果鉤餌還沒有到底的時候,此時出現多次截口,都可以表明魚兒在上浮。還有就是釣位置在水面出現魚在游動的痕跡的身影,證明魚已經上浮;
第三點: 從不同環境天氣斷定
天氣變化莫測,如果氣壓低、或者氣溫高、悶熱或者無風,早、中、晚溫差過大,魚肯定會會改變不同的水層的。

最后就是怎么找到適合自己的釣點層
這個就很簡單的,在底釣先找底的時候,記住浮漂每次要按5CM的拉,循環拉,一會向下一會向上,一直吧浮漂的形成一個“頓口”,有了實口,自然會找到魚層了。
好了,本文就寫完了,如果你覺得不夠精彩,歡迎分享本文和在評論下方補充留言一起探討,多多交流釣魚的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