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溯溪,顧名思義,是由峽谷溪流的下游向上游,克報地形上的各處障礙,窮水之源而登山之巔的一項探險活動。溯溪是一項可以結合登山、攀巖、露營、游泳、繩索操作、野外求生、定位運動、等綜合性技術的戶外活動。在溯溪過程中,溯行者須借助一定的裝備,具備一定的技術,去克服諸如急流險灘、深潭飛瀑等許多艱難險阻,充滿了挑戰性。
現在,有多少驢友被這項運動深深的吸引,快樂的鉆入深山老林,沿峽谷清溪逆流而上,要渡深潭、攀瀑布,要用上混合攀巖技巧、還要能游泳、甚至打水仗。它的分級和國際通稱至今仍無定論,它的標準著裝至今仍說法頗多。這就是溯溪,可以帶來的無限樂趣。

因為溯溪運動的特殊性,運動過程中可能會有大量泥沙隨著水流進入鞋內,為了減少水中泥沙對腳部的磨損,一雙溯溪鞋需要有不錯的排水性。一般來講,就是指從鞋面到鞋墊、鞋底,都要有相應數量的漏水口。
在一場溯溪活動中,涉水路程并不是行程的全部。出水后上了岸,如果鞋子還是長期潮濕,不僅影響腳部舒適度,也容易讓腳部滋生細菌;鞋底和鞋墊殘留的水分更減小了地面與鞋、鞋身與腳部的摩擦力,是不小的安全隱患。

一般來說,溯溪所要經過的多是峽谷中的水道,水道中可能會有形態各異的石頭,在不同的季節中它們可能露出水面,也可能隱于水底,它們或干而穩定,或布滿苔蘚,濕滑難立,這就首先要求溯溪鞋要有優異的防滑性,特別是在潮濕后依然能起到良好的止滑效果。
溯溪的環境較復雜,除了考慮水中的情況外還要滿足叢林穿越或澗行的要求,所以鞋底大部分還是設計有花紋的,用來增加應付復雜地形的抓地性能。

溯溪后的鞋子是潮濕的,一般人的想法是太陽下曝曬來曬干,但因為太陽光會加速溯溪鞋橡膠層的氧化,而造成溯溪鞋橡膠層的損壞和降低鞋對腳的保護作用,正確的保養方式是〝陰干〞,也就是放在陰涼的地方讓它慢慢晾干。
酷夏來襲,讓我們一起去一個有水有山的地方, 進擊吧! 蹚出一個涼爽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