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的人挑錯面膜!這可不是空穴來風,面膜的銷售渠道越來越廣,各種渠道為我們購買面膜帶來了便利,但是,這些面膜真的適合你嗎?即使去專柜也難免被BA忽悠,更別說自助購物了,用錯面膜毀容不倦,怎樣才能做一個面膜達人,選對自己的面膜呢?今天學堂小編帶著美麗使命,為大家詳解面膜圈的“潛規則“。

Part1:根據膚質選面膜,你選對了嗎?
對于自己的膚質,大家可以做個簡易測試,在此就不詳談了,五類膚質如何挑面膜,請大家一一對號入座。
1.?油性皮膚:補水控油面膜
為了避免一臉油光,以及伴隨而生的痘痘粉刺問題,油性皮膚的人最好選擇具有較好的補水控油功效的面膜,讓肌膚充分潤澤的同時恢復水油平衡。日常可以選擇一些含有蘆薈成分的面膜,進行有效的保濕殺菌消炎。
此外,可適度使用軟膜粉、泥漿類和睡眠類面膜,一方面可以幫助吸附肌膚過量的油脂,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肌膚的深層清潔。但使用頻率不宜過高。
2.?干性皮膚:滋潤保濕面膜
干性皮膚易出現角質過多,脫皮,暗沉等問題,滋潤性強且具有一定美白嫩膚效果的面膜能正好對癥下藥,在做面膜前,最好能先去死皮,促進肌膚對營養液的吸收

夏季可選擇清涼舒緩的片狀保濕面膜,而在秋冬季節,建議選用滋潤度較高的膏霜狀面膜,減少泥漿類面膜的使用。膏霜狀面膜油分含量較多,能給干性肌膚帶來更多的油性保護。
3.?混合性皮膚:注意維護重點
混合皮除了需要正常的保濕滋潤外,還要加強重點部位T區和額頭的特別護理,在敷面膜的時候,甚至可以將殘留在包裝袋里的營養液涂在這些地方加強養護。
T字部位加強深層清潔,每周一次清潔面膜,U字部位(兩頰、眼部皮膚)加強滋潤保濕,可用化妝棉片敷水膜于U區。

4.?敏感性皮膚:天然成分面膜
敏感性皮膚的皮膚表皮層較薄,自我保護能力差,容易出現干燥、皺紋、脫皮、毛細血管明顯等癥狀。在選擇天然成分高的面膜時,若面膜中含有尿囊素、甘草酸二鉀、紅沒藥醇、仙人掌、馬齒莧等成分則更加完美。當然,敷面前做敏感性測試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此外,敏感性皮膚應盡量選用配方清爽柔和、不含香精的護膚品,注意避免日曬、風沙等外界刺激。
5. 中性皮膚:以保濕養護為主
相對于其他膚質而言,中性皮膚更為穩定,護理起來也更簡單。日常護理以保濕養護為主,季節變換時要注意更換護膚品。中性膚質很容易因缺水、缺氧分而轉為干性膚質,所以應該使用鎖水保濕效果好的護膚品。
PART 2:現場怎么挑面膜?
買面膜最靠譜的方式是去專柜“參謀參謀”,即使不能親自試用,你可以掌握如下技巧,輕松挑到最適合自己的那一款。

1. 廉價面膜要慎選
這里不是鼓勵大家都去買天價面膜,但三五塊甚至更便宜的面膜還是不要用,低價面膜除去廣告費后,成分可想而知。而且很多面膜為了達到宣傳上的效果,甚至使用了大量的熒光劑,來達到即刻美白的效果。與其敷這種廉價面膜,倒不如敷點純凈水。
2. 成分表要這樣看
通常排在防腐劑,如卡波姆、透明質酸鈉后面的成分添加量都少于1%,其效果可以忽略不計,你需要看的是排在防腐劑前的有效成分,這樣的成分越多,面膜效果就越明顯,但化妝中的有效成分的量也是有上限的,否則對人體也是有害的。
3. 見效太快的面膜要警惕
一些廠家在面膜中添加重金屬或者激素類成分,此類面膜見效快,能在短時間內祛斑美白,但這種速效可能帶來更多惡果。此外,有些廠家在面膜中添加過量的美白成分,效果明顯但風險也是很大的,所以不要常用這類面膜。
4.?精華液濃淡決定功效
面膜的便宜或昂貴,決定于它的精華液濃度和比例,有些加入幾乎一整袋的美白或保濕精華液量。一般來說,優質的一片式面膜,會使用精純精華液成分,且質地比較黏稠;反觀劣質面膜,會使用凝膠或乳液取代,往往有一堆都殘留在面膜袋中,所以購買前要小心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