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是天生在山徑移動的動物,為了能在荒野中自在隨意、放心地跑跳著,越野跑鞋的選擇實在太重要了!

越野跑鞋是介于登山鞋和路跑鞋之間的一種存在。登山鞋一般用來走路、攀爬,需要的是穩定、保護、在不平坦環境的制動力(控制動作的能力);路跑鞋是用來奔跑,需要輕量化、精簡、能讓跑者做出最流暢、有效率的跑步動作。

越野跑鞋則需要登山鞋與路跑鞋中間取得一個平衡,因此在設計上常常要在矛盾中取舍,所以越野跑鞋的分類就顯得很重要。越野跑者們在購買越野跑鞋前,需要先確認買越野鞋的用途。
|||— ? —|||
|||越野鞋的用途|||
●訓練用還是比賽用?
這會影響到鞋子的耗損度,護邊愈少、大底愈薄,重量就會愈輕,但耗損會相對比較快,適合競賽用。

●用于何種地形?
每種地形的大底設計會有極大落差。
了解自己為什么選擇這雙鞋是非常重要的,不然可能會買了不適合的鞋子,到不適合的環境中運動,結果滑得一蹋糊涂。

|||— ? —|||
|||越野鞋的結構|||
下面以越野跑鞋各個結構部位,簡單做一個介紹。越野跑者們之后在選購跑鞋時,可以透過以下內容,去選擇適合自己的越野跑鞋!
●大底(outsole)

一雙設計良好的越野跑鞋,最重要、最基本的核心就在于大底的設計,是否能提供跑者良好的制動力。在大自然中遇到的環境變化很多元,有泥土、各種不同質地的石頭、沙地、樹根、水泥、柏油、草地……能在各種不同環境下都保有良好防滑性是件非常困難的事,而大底的顆粒設計對于防滑性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一般大底的顆粒設計分成兩種類型,第一種是針對專用地形,針對專用地形的大底設計,它能在特殊幾樣的環境使用上,表現非常突出,但其他項目就很弱;第二種是全能型,全能型的鞋款,在各種環境下表現都比較平均。

如何分辨呢?我們直接以產品為例:
專用地形鞋款代表
抓地力的強弱取決于大底與環境接觸的面積,專用地形的大底特色,就是顆粒較高和大,且間距較開,能讓塞在縫隙中的泥土或砂石較容易被排開,此類鞋款就很適合在泥濘地、草地、碎石中跑步,但就不適合在階梯、石磚等平面上運動了。
【Salomon 男款越野跑鞋 SPEEDCROSS 4 GTX】
Salomon的這款專用型越野跑鞋便通過幾何紋路,物理密度及合成配方的智能組合提供良好的牽引力表現,以提高抓地力與耐候性。

全能型的鞋款代表
這類鞋款的大底特色與專用型有明顯的差異,它的顆粒間距較小,顆粒較多而密,與平面的接觸面積較大,所以在石階或步道上跑步比較不會滑,但在泥濘地的表現當然不會像專用款那么突出了。
【Salomon戶外越野跑競賽鞋 S-LAB SENSE 5 ULTRA】
Salomon這款全能型越野鞋,多重防護,適合在硬地面、干燥、復雜的礫石、土路、草地等多種地形路況使用。

●中底(midsole)
越野跑鞋的中底扮演著保護腳掌和避震的角色,聽起來容易卻不容易,因為兩者有所沖突。為了保護腳掌,登山鞋的中底是偏硬的,但越野跑鞋為了讓跑者能夠做出流暢的跑姿,中底的硬度必須有所調整,常見的有以下兩種作法:

雙密度或三密度的中底
雙密度或三密度的中底設計,貼近腳掌處材質較有彈性,用于吸震;靠近大底處材質較硬,保護腳掌用。
【TheNorthFace輕便防水越野鞋|2VV6】
TheNorthFace這款越野鞋就采用了雙密度壓模中底設計,緩沖足部沖擊力,保持足部穩定。
腳掌嵌入擋板
在前腳掌嵌入一片質地較硬的檔板,用途為保護腳掌。

●鞋面
鞋面扮演的角色除了保護腳背不受外來物傷害之外,很重要的一點其實是透氣。
【MAMMUT/猛犸象戶外防水減震越野跑鞋】
猛犸象這款越野鞋鞋面大面積采用透氣網孔設計,有利于排汗透氣,保持足部舒適干爽。
●護邊
護邊的作用在于保護,但過多護邊會產生重量,越野跑鞋需要的是重點式保護,楦頭和鞋子的內側是重要的,因為這兩個部位都容易在跑步過程踢到或受外物撞擊。

●鞋帶
鞋帶的系統,影響到跑鞋的包覆性,而包覆性就影響每一步踩踏的精確度,若包覆性不佳,每一個帶有剎車的動作,腳掌與鞋墊都會產生些微摩擦游移,除了敏捷性會下降之外,摩擦久了還容易發生水泡。
【LASPORTIVA減震輕便越野跑鞋】
LASPORTIVA這款越野鞋鞋帶采用可收納式搭配自動調節系帶系統,超輕材質搭配符合人體工學的設計,包裹性強,舒適性高。

●鞋墊
鞋墊因為位置的關系,經常在跑者們選鞋的時候被忽略,越野跑在下坡時對于鞋子的沖擊力道之大,若鞋墊太軟,不夠貼合于跑鞋的話,鞋墊會被下坡剎車形成的摩擦力給擠到腳尖,然后皺在一起,又或者鞋墊會整個從腳后跟跑出來。

因此,檢視越野跑鞋的鞋墊有兩個要點:是否服貼于內底板,最好是黏死的設計為佳,若不是與鞋底板黏死的設計,那么鞋墊本身需要有一定的硬度,避免容易曲折變形的材質。

想在大自然中自在、放心的奔跑嗎?就從懂鞋開始吧!
文章來源:Run幫 江晏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