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窩,是每一個釣魚人都了解的事兒,找到魚兒聚集的地方,用糖衣炮彈將它們聚集起來,這樣才更利于將魚兒釣上岸來!但是在一大片水域中,如何找到有效的窩點呢?今天咱們就來分享一下,準確找到魚窩的幾個辦法。

一、根據溫度變化找魚兒
魚兒生活在水中,當然對水體溫度十分敏感,哪里舒適就游往哪里。一年四季中,溫差本身較大。冬季溫度低,魚兒自然要往溫暖的地方游去,冬季水面向陽岸邊的淺水區(qū)水溫較高,多數魚兒會選擇到這里棲息、覓食、產卵,所以極易形成魚窩。到了夏季,白天岸邊的溫度較高,魚不耐熱,這時候魚兒會游到深水區(qū)納涼,這時深潭和陰涼處就是魚窩。

二、哪里有大量食物哪里可能就是魚窩
魚類都需要食物補充能量,哪里有食物魚兒就會在哪里聚集,所以到了一個水域,可以首先觀察一下哪些地方有水草、微生物等魚喜歡吃的東西,那里極有可能就是很多魚聚集的窩點。比如在進水口的岸邊,水底有亂石、草葉樹枝堆積的地方,都是魚兒的覓食之處。溪流回水灣處,風吹浪涌的迎風口以及河灣的水草洞,這些都是容易滯留食物的地方,選擇在這些地方下竿,通常有不錯的魚獲。

三、溶氧量充足的地方尋找魚窩
魚類生存除了食物,氧氣也是其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有氧則歡,缺氧則死,魚窩形成直接受到水體溶氧量多少的影響。水在翻騰流動時,易將空氣中的氧溶于水,因此在養(yǎng)殖魚塘的增氧機周圍、水域進出水口就比較容易形成魚窩。
總之魚會趨向利它的生存環(huán)境,只要把握住魚兒的需求點,那么找窩也就變得容易了。當然,找窩的要點還不止這些,更多找窩技巧我們一起邊釣邊學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