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大長假大家都過得怎么樣?相信一些釣友都會趁這個時段選擇出行釣魚了吧!
昨天有喜愛野釣的朋友反應:十一去經常前往作釣的一個水庫,同樣的釣點,為什么八月時還經常爆連,為什么十月初再去結果卻成了空軍呢?

1、進入深秋后這位釣友野釣用餌的范疇是否合理?
我們常釣的淡水魚種,例如鯽魚、草魚、鯉魚都是冷血動物。每年隨著季節變化,氣溫逐漸升高,這些魚體的活性才會越來越強。所以一般進入夏季到初秋時節這個階段(5月底-8月),魚的體力是最好的。這個時節它們的巡游覓食范圍會大幅增加,當然食量也會猛增。往往在這個時節釣魚,對餌料成分的要求不會太高。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在自然環境小雜魚密度較高的水域,盡量避免使用高腥香(高蛋白質)的餌料,多用谷物含量高的餌料即可。越小的魚種對這類腥餌會越感興趣,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小魚鬧窩了。
可隨著氣溫的降低,魚體覓食的成分會逐漸發生改變,因為它們需要儲備足夠的能量越冬,它們也需要存活下來。所以我們認為每年的晚秋開始直至冬季停口兒期間,野釣餌料、誘餌窩料中就需要逐步加入高腥的成分了。甚至釣餌直接使用蟲餌效果會非常好。這位釣友提出的問題中已經包括了一款腥香餌,和一款葷餌,所以我們認為就目前這個季節來說它用的餌料沒有太大的問題。仍然在“情理之中”。(野釣范疇內)

2、變季后線組搭配有什么變化?
從上述分析中我們得知了,季節變化氣溫下降后魚體活性會降低。而魚體活性降低后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每天的巡游范圍降低,雖然還在覓食,但它們的吃口相對夏季來說會弱非常多,所以這時仍選用夏季釣魚時使用的釣組,會很難反饋出實實在在的魚口。以釣友反饋夏季野釣使用5+5配8號鉤的組合為例,進入深秋、初冬季節后,線組搭配我個人建議減半,釣同樣的魚使用2-2.5的主線,搭配2號以下的子線,配合6號以下魚鉤嘗試作釣更為合理。

3、為什么8月爆連的釣位進入10月后效果卻不好?
俗話說得好,春釣灘、夏釣潭、秋釣陰、冬釣陽,其實這段話已經分析的很透徹了,其中說明了季節變化時,野釣釣位選擇需要注意的大概方向。再集合前兩段我們的分析,季節變化水溫逐漸降低,魚兒會選擇進入更深的水域覓食,(常規水越深,水溫越高)所以我們建議這位釣友在這個季節選位時著重選擇深水,使用長桿打窩,配合腥香商品餌或葷餌釣底。
好了,以上就是我針對釣友提出的疑惑,給出的一些個人野釣選位、用餌的一些經驗,如有未提及之處,還望機智的釣友們及時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