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釣魚人說,釣魚調4釣2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真的是這樣嗎?魚餌的重量不可能一成不變,魚餌重量不定,壓漂目數不能很好的確定。在調4釣2的情況下,一個魚餌壓著大于1目到少于1目,釣魚人很容易就滿足1餌到底1餌懸浮的狀態。若2餌的重量加起來小于2目,或者是等于1目的情況下,調4釣2則不能滿足。
▲這款是漢鼎的湖峰,是一款短節的溪流竿,收縮之后僅有66厘米,方便攜帶,采用高碳素材質,手感好,可以遠攻大魚,同樣也可以速攻小魚,是實力休閑垂釣的好伙伴哦~
只能滿足調4釣3~5,也就是說,只能滿足釣鈍。若1餌的重量壓漂比2目大的話,可以滿足調4釣2,也就是2餌觸底。若要釣靈的話就贏小于等于1目。因此,調多少就釣多少,和魚餌的重量有著撇不開的關系。有釣魚人說,每個釣魚人所用的浮漂是不一樣的,怎么能確定調目和釣目之間有不一樣的呢?
▲這款是漢鼎的套盒浮漂,三種漂形應對三種魚情:B101專攻大物,專攻鯉魚浮力大、穩定性好、魚訊明顯;B102翻身迅速,針對深水釣綜合魚設計;B103獨特標型,降目均勻,適合底釣大型鯽魚。
其實,說白了釣目和釣魚人自身存在一定的關系。在有微風浪的時候釣7~8目,一個小頓口很有可能被忽略釣,沒能及時提竿,錯失了上魚的機會。若釣魚人釣1目的話,則出現黑漂自然會提竿。這兩者之間的差距自然就很明顯了。因此,并不是單純的只考慮釣目的高低,只在于釣魚人自身。
▲孔雀羽浮漂,輕口靈敏漂。臺灣王冠浮漂創始人游克修先生,擅長制作帶殼的孔雀羽浮漂,帶殼孔雀羽浮漂的特點是漂身堅固、浮力大,制作工藝難以掌握。
如果說我在釣魚的時候,習慣于釣2目,那么,在調漂的時候,首先會確定調目是4目,調完之后就會掛單餌。觀察在半水的情況下,魚餌重量壓漂幾目,最后再來確定調目為幾目。如果說,1個魚餌的重量為3目,那我就調5釣2,若接近 4目,我就調6釣2,以此類推。
▲這款漢鼎大炮長節高碳溪流竿,一竿多用、大小通吃。全長8-12米,碳素制竿,想要長竿短線、遠攻大物,這種碳素竿身更輕更結實、腰力強勁。還有加厚尼龍制成竿稍繩更結實、金屬前后堵結實不變形、磨砂防滑手把耐磨防滑。
當然,若在釣鰱鳙魚的時候,由于魚餌大需要調高目,釣目也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做出調整,釣魚人掌握了基本的調漂原理,不管是釣靈還是釣鈍,完全可以在調目不變的情況下,釣靈釣2餌重量壓漂目數以內;釣鈍就可大于調目的任何一個目數。此篇為釣魚人調漂新思路,各位釣魚人有什么看法盡管留言。
深水釣魚,豈能少了打窩勺,遠投拋餌,打窩準確,采用ABS塑料材質,抗摔、耐用壽命長,材質易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