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釣魚過程中會總會遇到許多問題,那么如何根據魚情選用浮漂的技巧呢?下面來看看常用的幾種魚情選漂技巧。
一,依據魚的大小選擇浮漂 在不同的生長期,魚的習性是不一樣的,而且用的餌也是不一樣的。對于同一種魚來說:魚越小索餌欲望就越強烈,所說的小是指幼魚。越大吃餌就越有選擇性,它們選擇的方向就是它們食物鏈上比較固定的‘食譜’上的東西。這就和我們用漂之間存在著內在的聯系。

對于偏小的魚來說,我們在用漂上都是偏于快。那么什么樣的漂才是快呢?體積大的!準確點就是吃鉛大的,更精確的說,就是比重小的大漂。在正常情況下,小魚都是非常兇猛的抓餌,大家都知道,即使是很小的瓜子魚,一樣會把你的漂托著跑出二里地!所以我們不必擔心沒有口,或看不到口。我們只是想方法讓我們的鉤在近短的時間里到達魚口邊,所以在魚有一定密度時,偏大漂是你提高速度主要因素之一。
民間藝人二代usb充電式夜光漂,充電兩小時,作釣一整晚。納米材質,信號靈敏,商家承諾一年內質量問題免費換新
對于成年魚(大魚)。他們會對食物具有一定的判斷能力。尤其是它們很陌生的食物。它們有試探,或很小心的吃。更重要的是,大魚吃餌都是通過吸入的水流把餌攜帶進嘴里。這就會使魚吃餌的力變得很小,有時只是含在嘴邊而已。這樣很輕的信號,如果使用大漂看起來會很費力,在有外界干擾的情況下甚至看不到口。我們釣大魚時看到的“黑漂”,那都是魚吃餌后游走時才看到的。當時的第一口魚訊等于沒有抓住。所以我們釣大型魚,一般都會用相對小而靈敏的漂!

二,根據魚的密度選擇浮漂 這個問題大家都是知道的,魚很少,就得等口。魚有一定密度,但密度不大,那么就很可能偏塘。有時魚的密度很大,但不開口,也可以視做那些魚不存在。我們所說的高密度池子是指數量大的生口魚池子。這樣的就不用擔心魚口的問題了!此時,我們的鉤、漂都用得相對大一點!
魚很少的話,我們就必須用一只很靈敏的漂。當然,有時被釣過的回鍋魚,會有部分在短期內不開口,這樣即使密度很大,但開口的少,也可當作低密度魚池來釣!低密度魚池爭取不放掉每一口魚訊!

有一定密度的魚池,一般都是用具有攻擊性的漂來引魚。如果你運氣好,遇到了好位置,那么釣底還是釣浮,就隨自己意思了。不過為了穩妥,一般軟尾漂,口一般都比較實,是個穩妥的選擇。事實上,在魚密度很大時用漂更苛刻,因為這種情況要求第一漂要大,要有速度。第二,口要反映準。所以漂尾要稍粗一點!第三,一定要和你的釣法相配合!!

三,根據魚的狀態來選漂(肥滿程度,也就是胖瘦,有沒有病)你要釣的魚的體質與用漂是有一定關系的。比如偏瘦的魚一般無外乎兩種情況:1有寄生蟲;2食物缺乏。對食物匱乏的魚來說,這魚是最愿意進窩的,幾乎不挑餌。所以這魚可以當作快魚來釣。用漂也可以用比較快的。
體質好的魚大家都能辨認得出,感覺胖一點。這樣的魚,吃口正常,按一般的食性來對付就是了。用漂上可以按照自己熟悉的釣法來應對。有病的魚體質都比較弱,有的咱們可以看得見,有的很瘦幾乎就是個魚頭了,這樣的魚只是對餌感興趣而已。所以,選擇輕口漂,是比較合理的。
四,根據對魚的喂養情況選擇浮漂 大家都知道魚是可以馴化的,可以讓飼喂的魚對投喂餌有一定的依賴性。如果是小體形的魚,由于我們的顆粒相對大,所以一般都集中在底部。所以,這樣的魚應該以底釣為主。體型大的魚,由于可以接到餌,那么一定得用行程類的漂!

如果釣魚的當天,氣候發生了變化,那么作為自然界的動物,魚對氣候的敏感性比咱們人類可要強多了!因此,在具體天氣情況下,還得判斷好具體的魚情,選擇出比較適合的漂。這方面多端變化,只能靠個人的修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