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備孕到坐月子,孕媽咪們要經歷4次醫(yī)學檢查,即孕前檢查、孕期產檢、產前診斷與產后檢查。每一次檢查都不能忽視,孕媽咪們一定要重視。

常有孕媽咪質疑,我身體這么健康,有必要按時按點的去做檢查嗎?這種質疑其實來源于孕媽咪對孕期風險及產前檢查的意義的不了解。定期產檢能連續(xù)觀察、了解各個階段胎寶貝發(fā)育和孕媽咪身體變化的情況,例如胎寶貝在子宮內生長發(fā)育是否正常,孕媽咪營養(yǎng)是否良好等;也可及時發(fā)現(xiàn)孕媽咪常見的合并癥如妊娠水腫、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貧血等疾病的早期癥狀,以便及時治療,防止疾病向嚴重階段發(fā)展。因此,產檢是孕媽咪及胎寶貝的健康保護傘,定期產檢十分必要。
【孕檢項目大解析】
常規(guī)孕檢類
1.病史詢問:
包括年齡,職業(yè),胎產次,月經史(初潮年齡及月經周期),以往分娩情況(有無難產史、死胎死產史、分娩方式) 有無高血壓、心臟病等;本次懷孕過程及情況(如早孕反應的時間及程度、有無發(fā)熱、病毒感染和其他不適、用藥情況等);丈夫健康情況;雙方家族史(有無出生缺陷和遺傳病)等。
》去醫(yī)院就醫(yī),要常備濕巾,便于擦拭。
推薦:寶寶金水嬰兒濕巾,濕巾蘊含木糖醇配方,草本植物精華不含熒光劑,無酒精無香料,安全溫和,使用方便,呵護寶寶健康,讓寶寶使用更安全。
2.推算預產期:
按末次月經第一天算起,月份數(shù)字減3或加9,日子加7。注意:此法只適用于月經規(guī)律者,月經不規(guī)律的孕媽咪可根據早孕反應、出現(xiàn)胎動開始時間及宮底高度等進行綜合判定,必要時施行超聲波檢查來核對孕周。
3.例行檢查:
一般將體重、血壓、尿常規(guī)這三項檢查統(tǒng)稱為例行檢查,每次孕檢必做。
*稱體重*通過孕媽咪體重變化,了解胎兒的發(fā)育情況,異常的體重變化提示有妊高癥(體重異常增加)、胎兒發(fā)育遲緩(體重不增或增幅太小)等可能。比較理想的孕期體重增加值為:孕早期(懷孕3個月以內)增加2千克,中期(懷孕3~6個月)以及末期(懷孕7~9個月)各增加5千克,前后共12千克(包括胎兒體重3千克,胎盤和羊水約2千克)。如果整個孕期增加20千克以上或孕媽咪體重超過80千克,都是危險的信號。
》所以媽媽在孕期,要注意營養(yǎng)均衡,不要因為胃口好,飲食上沒有節(jié)制。
推薦:啟韻媽媽奶粉,采用低脂配方,有助于在補充全面營養(yǎng)的基礎上,合理控制體重。此款奶粉采用孕、哺分階配方,助力母體健康,為優(yōu)質母乳喂養(yǎng)奠定基礎。
*測血壓*了解孕媽咪的基礎血壓情況,對于評估和判斷妊娠期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耐受性具有重要意義。若發(fā)現(xiàn)孕期血壓異常升高,要提防妊高征可能。
*尿常規(guī)*了解有無泌尿系統(tǒng)感染或出現(xiàn)尿蛋白,以及早發(fā)現(xiàn)妊娠高血壓疾病。
4.基本測量,包括測量宮高與腹圍:
宮高是指恥骨聯(lián)合上緣至子宮底部的距離,腹圍則是經肚臍量得的腹部大小,可了解胎兒的發(fā)育情況。當宮底超過正常孕周范圍時要考慮是否為雙胎妊娠、巨大兒或羊水過多。腹部過小則要注意是否存在胎兒宮內發(fā)育遲緩、胎兒畸形等異常情況。
5.骨盆測量:
用骨盆儀測量骨盆的入口、出口和直徑的尺寸,獲得有關產道的信息,判斷孕媽咪能否自然分娩。最重要的徑線是坐骨結節(jié)間徑,即骨盆出口平面的橫徑,如出口平面正常可選擇順產。
6.婦科內診:
查明子宮大小、位置與胎位,為分娩擬定合適的方案。
7.乳房檢查:
了解乳腺的發(fā)育情況,及早糾正可能存在的乳頭凹陷等問題,為日后母乳喂養(yǎng)創(chuàng)造條件。
8.化驗檢查:
血尿常規(guī)、血型檢查、肝腎功能、肝炎病毒檢測、性病檢查、TORCH綜合征篩查、孕期糖尿病篩查等。
血、尿常規(guī):檢查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數(shù)量,了解骨髓的造血功能。孕期由于血液稀釋,血紅蛋白與紅細胞數(shù)量可有一定程度下降,尤其是在孕晚期,應注意有無貧血,并及時補充鐵劑等營養(yǎng)素。一般孕中期血紅蛋白在每升血110克,孕晚期在100克以上時為正常。白細胞自孕7~8周開始逐漸增加,到孕30周增至高峰,主要是中性粒細胞增加,需要與感染性疾病區(qū)別開來。尿常規(guī)每次檢查必做,尤其在孕中晚期,要測量尿比重,觀察尿中有無蛋白、糖、酮體及紅細胞、白細胞,了解孕媽咪的腎功能,檢查是否有子癇前期、糖尿病以及尿路感染等病變。
血型檢查:包括ABO血型及Rh血型。一是預測有無母胎血型不合的問題;二是為分娩時萬一大出血時可能需要輸血做準備。
肝腎功能測定:孕期肝腎負擔加重,需要了解孕媽咪的肝腎功能狀態(tài),判斷孕媽咪有無肝炎、腎炎等疾病,并了解肝腎功能,做到心中有數(shù)。肝功能檢查項目有血漿谷丙轉氨酶(GPT)、谷草轉氨酶(GOT)測定;腎功能有尿素氮(BUN)、肌酐(Cr)測定等。
肝炎病毒檢測:如乙型肝炎(HBV)病毒、丙型肝炎(HCV)病毒及其抗體測定。肝炎病毒可通過胎盤潛入胎兒體內引起乙肝或丙肝,稱為母嬰垂直傳播,傳播概率高達70%以上。若乙型肝炎病毒檢查陽性,胎兒出生后需要進行主動免疫聯(lián)合被動免疫預防新生兒肝炎。
性病檢查:如梅毒血清學試驗、淋病細菌學檢查、艾滋病(HIV)抗體檢測等。梅毒血清學試驗如螺旋體抗體血凝試驗(TPHA)、快速血漿反應素試驗(RPR)等,及時發(fā)現(xiàn)沒有癥狀的梅毒感染,并進行治療,否則有導致胎兒流產、早產、死胎和分娩先天性梅毒兒之虞。淋病細菌學檢查如淋球菌培養(yǎng)等。孕媽咪患有淋病,可通過產道傳染給新生兒,引起淋病性眼炎等。
》進入孕期,更要注意私處衛(wèi)生,防止感染。
推薦:哈羅閃女性私處護理液,天然植物紅沒藥醇成分,溫和清潔肌膚。母菊花提取物讓孕媽遠離有害物質,保證肌膚健康。
TORCH篩查:孕媽咪若在孕早期感染了以上某種病毒,可能使胎兒發(fā)生嚴重的先天性畸形,甚至流產。
孕期糖尿病篩查:一般在孕24~28周進行。有糖尿病家族史、年齡偏大或肥胖等糖尿病高危人群,最應接受糖尿病篩查。提醒讀者注意,妊娠糖尿病有新的診斷標準了。2011年美國糖尿病協(xié)會擬定出了診斷妊娠糖尿病的新標準,隨后,我國也在當年修訂了國內的妊娠糖尿病診斷標準。
新標準是:口服75克葡萄糖,檢測3個時間點的血糖值—空腹血糖值、服糖后1小時的血糖值與服糖后2小時的血糖值。3個時間點的正常值分別為空腹血糖小于每升血5.1毫摩爾;服糖后1小時血糖小于每升血10毫摩爾;餐后2小時血糖小于每升血8.5毫摩爾。以上3點血糖值,只要有一點大于或等于標準值,即診斷為妊娠期糖尿病。
9.口腔檢查:
口腔炎癥如牙周炎等,與感染性早產密切相關,故做好孕期口腔保健有助于足月妊娠,防止早產。
推薦:袋鼠媽媽孕婦牙膏,源自澳洲,橙子口味,緩解孕吐,保護牙齒,清新口氣。
10.心肺檢查:
了解心臟有無雜音、肺部有無基礎病變,尤其是有心肺疾病的孕媽咪,孕期心肺負擔明顯加重,需要做進一步的心肺功能評估。
11.下肢水腫及程度:
正常孕媽咪往往會有膝部以下輕度水腫,休息后可消退,如不消退而且伴有體重明顯增加,則需要警惕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fā)生。
推薦:哈羅閃樂蘊腿部舒緩霜,質地輕盈、易吸收,不留油膩負擔。可舒緩腿部緊繃、酸脹等不適,保持皮膚光滑與水潤。
12.心電圖檢查:
于首次孕檢及孕32~34周時各做一次心電圖檢查,必要時進行超聲心動圖檢查,了解孕媽咪有無心臟疾病,判斷能否繼續(xù)懷孕或是否能承受分娩。妊娠合并心臟病的孕媽咪流產、早產、胎兒宮內發(fā)育遲緩、胎兒窘迫及新生兒窒息的發(fā)生率明顯增高。心電圖可以反映孕媽咪的心臟功能,及時發(fā)現(xiàn)妊娠合并心臟病發(fā)生。
13.胎心音聽診:
了解、監(jiān)測胎兒宮內存活情況。
14.陰道及宮頸檢查:
陰道檢查一般在孕早期11~13周進行。未做孕前檢查的孕媽咪還需要進行常規(guī)的宮頸細胞學檢查,以除外宮頸病變,必要時實施陰道鏡檢查。
15.B超檢查:
一般說來,整個孕期至少應查3次。
第一次檢查:應在孕3個月內,B超可以明確受精卵的著床位置,告訴你是否屬于子宮內妊娠,排除宮外孕,胚胎是否存活。胎兒頸項透明層(NT)及胎兒鼻骨的發(fā)育,提示胎寶貝有無異常的可能。并可評估懷孕周數(shù),作為胎兒生長發(fā)育的參考依據,校正預產期。確認是否多胞胎以及發(fā)育情況。檢查是否合并子宮肌瘤或卵巢囊腫等。如果發(fā)現(xiàn)異常,醫(yī)生也會及時采取措施予以處理,以免造成嚴重后果。
第二次檢查:應在孕20~24周做,可看清胎兒數(shù)目、大小、胎盤位置、羊水量、預估胎兒體重以及較易看到的胎兒大體結構有無異常。此時B超能夠較清晰地顯示胎兒的各個器官,可對胎兒進行全身檢查,包括胎兒有無唇腭裂,心臟是否有正常的四個腔,胎兒的腎臟、膀胱、胃泡是否存在,胎兒的脊柱是否連續(xù)、脊椎骨是否排列整齊等;檢查胎盤的位置,羊水的情況等,從而了解胎兒基本是一個正常的胎兒。
第三次檢查:可在孕32~37周間做。目的是了解胎兒的發(fā)育情況,判斷胎兒的生長是否與孕周相符,羊水量的多寡,進一步明確胎盤的位置,判斷有無前置胎盤。另外,也可以獲得臍帶血流以及胎兒內重要臟器的血流信息,間接了解胎盤動能,便于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
16.胎心監(jiān)護:
胎心胎動宮縮圖的簡稱,即利用胎心率電子監(jiān)護儀,將胎心率曲線和宮縮壓力波形描記下來供醫(yī)生分析的圖形,是正確評估胎兒宮內狀況,了解胎兒有無缺氧等異常的主要檢測手段。一般從懷孕第36周或37周開始,每周做1次,每次持續(xù)監(jiān)護20~40分鐘即可。如有以下情況,則須提前到孕第28周起做胎心監(jiān)護:
出現(xiàn)糖尿病(且在用胰島素治療)、高血壓或其他合并癥者。
●胎兒較小,或者發(fā)育不正常者。
●胎動減少者。
●羊水過多或過少者。
●做過胎兒外倒轉術等來糾正胎位者。
●孕晚期做過臍帶血穿刺等產前診斷技術者。
●以往在孕末期出現(xiàn)過胎死宮內,或者造成上次流產的問題在本次懷孕中有可能再次出現(xiàn)者。
推薦:袋鼠媽媽 孕婦橄欖油,初榨橄欖油,溫和天然,易于吸收,滋養(yǎng)肌膚,修護孕肌松弛,緩解和淡化孕紋。
17.B型鏈球菌篩查:
一般于孕34周時,從孕媽咪陰道及肛門口取標本做細菌培養(yǎng),或用OIA光學免疫法快速檢測,篩查是否有B型鏈球菌感染。B型鏈球菌可招來諸如早產、羊膜腔炎、產后感染、胎兒及新生兒感染等嚴重后果,一經發(fā)現(xiàn)須及時治療。此項目最好孕媽咪都做。
【孕期產檢頻率與時間】
再來介紹孕檢何時“檢”、“檢”幾次。一般要求整個孕期的檢查為9~13次,平均10次左右,即孕前3個月至少1次,28孕周前每4周1次,28~36孕周每2周1次,36孕周后每周1次;有異常的孕媽咪應增加孕檢的次數(shù)。
也可這樣安排:初次孕檢在停經后3個月內做,以后每隔1~2個月做1次孕檢,孕6~7個月末(24~32孕周末)每月檢查1次,孕8個月以后(32~36孕周)每2周檢查1次,孕最后一個月每周檢查1次;如有異常,須按照醫(yī)師約定復診的日期做孕檢。
》孕媽每次檢查后,還可以讓爸爸陪同一起去給寶貝選購物品,等待寶貝的降臨。
推薦:一朵紙尿褲,纖薄干爽,芯體升級吸收更強勁,彈力環(huán)腰更貼身,底膜觸感柔軟更透氣,配合清新時尚的圖案設計,讓人愛不釋手。
推薦:Combi康貝嬰兒高景觀推車,適用于0-3歲寶寶,寶寶可躺可坐,輕巧外出、單手收折、時尚配色、讓媽媽帶寶寶輕松出游。
【孕檢6項注意】
1.定期按程序接受檢查,不漏檢。
2.孕檢前幾天不要因怕稱體重而少吃或不吃東西,一來影響胎兒的營養(yǎng)需求,二來所得體重不夠真實,三來饑餓可能影響檢查項目。至于有些檢查項目需要空腹采血或做B超,必須禁食禁水,則當別論了。
3.查尿常規(guī),最好在早上采尿樣,因為這是一天中尿樣濃度最高的時候。以中段尿液最好,開始的尿流可能混有尿道口的污物而影響檢測結果。
4.量血壓時一定要放松,別緊張,必要時先休息15分鐘,安靜下來以后再進行測量。
5.在檢查過程中聽到自己不明白的術語,或看不懂的檢查結果,一定要向醫(yī)生仔細詢問。
6.孕檢當天,孕媽咪衣服宜寬松容易穿脫;不要穿過膝的襪子,因為醫(yī)生要通過按壓你的足部和腿部來觀察有否浮腫,穿短襪更方便。準備好一個紙袋,以便存放檢查單,避免手忙腳亂找不著需要的東西。
*本文版權歸我方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
有關版權及相關問題請聯(lián)系旺旺: 育兒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