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家的孩子都會10以內加減法了,為什么我家寶寶什么都沒學會?”
“同學的孩子都開始學拼音了,我的孩子也沒學!”
“我的孩子在幼兒園里怎么只玩不學,這不是浪費時間嗎?”

這就是時下很多中國式家長的擔憂,在他們的觀念里,如果三年幼兒園學不到一些具體的知識,就等于白白浪費時間。
可是,真正能影響和決定孩子一生的從來不是學會了多少拼音和算術,而是在幼兒時期形成的良好的行為習慣、健全的人格、積極向上的心態,這些能保證孩子一生有質量地生活。
孩子在幼兒園里都在學什么呢?
1、 學習獨立生活
我們讓孩子上幼兒園,其實并不是為了找人帶孩子,而是因為這是他們人生所必經的過程。幼兒園是一個全新的生活環境,在這里,老師會規定用多長時間吃飯,多長時間穿好衣服等等。不會像在家里那樣,家長一看到寶寶動作慢就忍不住幫忙。

幼兒園里規范有序的作息時間會幫助孩子培養基本的自理能力,而這種能力會帶給孩子們滿滿的自信。當孩子必須獨自面對老師和小朋友,就是在人為地幫助他們學習獨立生活的能力。離開父母的孩子要學會待人接物和生活自理,才能在未來成長的道路上掌握主動權。
2、 學習適應環境
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必須具備對新環境的適應能力。不僅是幼兒園,孩子長大后還會遇到更多新環境,每次都是一種挑戰。
孩子進入集體生活,接觸全新的事物,學習與人交往相處,才能夠盡快適應社會、取得進步。
3、 學習保護自己
比如說吃飯喝水別燙到自己,玩游戲注意安全,不參與危險的游戲,更要學會向家長、老師求助。不跟陌生人說話,不讓陌生人把自己帶走,記住家長的電話號碼,不把家庭住址告訴陌生人等。

4、 學習養成積極向上的心態
孩子在進入集體后難免會面對競爭,有競爭就有輸贏,如何面對輸贏,就是重要的人生態度。樂觀積極的態度能幫助孩子形成勝不驕敗不餒的品質,積極向上的性格是老師和家長對孩子共同的期待。
5、 學習控制自己
我們處理情緒的速度,就是我們走向成功的速度。很多人都是贏在和氣,輸在脾氣。控制自己,就是要控制自己的情緒,控制自己的行為,不管發生什么,學會自控,不讓事情產生過激的影響。幼兒園的集體生活會讓孩子漸漸走出自我中心的誤區,成長為一個懂得自律自控的人。
6、 學習懂禮貌,守秩序 所謂禮貌,不單純是指簡單的“謝謝、對不起”,它是逐漸滲透到孩子日常生活中的一種行為習慣,從小養成懂禮貌守秩序的好習慣,在以后的成長路上才會更加順利。

在幼兒園教育階段,最重要的是關注孩子情感和習慣的培養。童真童趣和玩耍游戲是幼兒的權利,兒童最初的學習方式就是玩,幼兒園教育應當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形式,致力于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扎實的身體基礎和良好的性格行為習慣等,這種“隱性教育”遠比單純地會認幾個字,會做幾道題的“顯性教育”重要得多。
家長們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所以盼望幼兒園能多教知識。但是教育,不僅僅是文化知識的累積,還有習慣養成、還有能力培養……這些,才能真正伴隨孩子成長,為孩子一生幸福奠基。
幼兒園會遵循孩子的發展規律,教會他們一生受用的東西;作為家長,應該對孩子和幼兒園對一份信任。請堅信一點:在家庭和學校共同配合下,孩子們一定會自信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