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屆上海車展舉辦之時,在媒體日,一品君參加了上汽榮威品牌的一次訪談活動,關于新能源汽車和互聯網汽車,榮威方面是這樣思考的。
受訪人:
上汽乘用車總工程師兼技術中心常務副主任 張覺慧
上汽乘用車公司榮威品牌營銷部總監 何曉勁
上汽捷能公司總監 徐璐

Q:榮威在未來的規劃當中,新能源汽車的占比會達到多少?節能技術方面,核心競爭力在哪里,有哪些研發優勢?
何曉勁:新能源目前階段還是很受政策的影響。像上海、北京、深圳、江蘇等這些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車的地區,新能源發展占比也許會超過50%。現在各地都在加大新能源汽車的支持力度。我們在新能源方面的布局是積極主動的,看得很遠,有最強的競爭力。現階段,很多用戶買我們的車不是為了牌照、為了補貼,而是因為這個車的技術很高,價值很高,體驗很好。
徐璐:捷能公司是2009年成立的,上汽昨天舉辦了首屆汽車創行者大會,做了回顧和展望,捷能在過去八年里積累了豐富的技術和經驗,推出了好幾款產品受到市場和行業好評,比如榮威eRX5,行業內對它的總體評價還是比較高的。
上汽主要有這樣幾個方面的創新。一個是我們的電驅變速箱,這個電驅變速箱目前在榮威e950、榮威eRX5、榮威ei6上搭載了,這是上汽自主研發掌握的插電強混技術,獲得了中國工業創新一等獎,在國內受到好評?,F在,榮威有4萬輛車在馬路上跑,用戶的接受度高,故障率低,所以說上汽的產品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第二個創新點是電控,這個電力控制體現在整車的油耗、舒適性等綜合水平上。我們榮威ei6的這個1.5L的綜合油耗,比行業的消耗低20%-30%。
第三創新點就是電池,電池在新能源車上有很重要的作用。上汽的新能源汽車在電池安全上有很好的口碑。上汽的電池達到了民用最高防水防塵等級IP67,獲得美國非常嚴苛的獲得UL2580安全認證。我們上汽集團是唯一一個電池向用戶承諾,電池5年10萬公里衰減小于20%,8年12萬公里小于30%,在國內現在沒有第二家敢這樣承諾。我們希望在節能上,把這三個業務點繼續往深度、往應用環節做,把成本做得更低,把技術做得更好,在2020年能有更好的技術,有更好的市場表現。
Q:關于新能源車,上汽在整個供應鏈的整合、供應鏈的創新方面,有哪些思考和計劃?
張覺慧:雖然有補貼,但是我們思考的是沒有補貼以后我們怎么做。實際上我們現在不只是做產品,而且是在做產業鏈布局,包括插電強混核心技術、電池等布局。這些工作完成,我們就會具備完整的產業鏈,今后成本自然也會得到控制。這樣的話,沒有國家補貼,我們也能保持這個勁頭。拿榮威ei6來說,得益于插電強混核心技術,它的加速時間只有7.9秒,油耗也下降了很多。同時,它的續航里程也很長,有705km。新能源車現在有國家的補貼政策,我相信以后還會有其他的相應政策出來,比如碳交易,比如說這個車的碳排放少的話,憑積分是折價,可以算錢的。
另外對大城市或者是特大城市來說,還涉及到今后的一個限行問題。但是新能源車就不受限行的限制。同時我們在產業鏈的布局上做了很多規劃,正在抓緊實施。我自己也開了插電強混的車,和開汽油車很不一樣,加速很給力,又非常靜音。 ??
徐璐:補充一點關于對于電池生產的信息。我們的電池是自己生產的,目前由我們的上汽集團負責開發。我們是完整的自主開發的,這樣做有幾個好處,第一個就是說混裝之后的安全性,我們通過協調,能做得更好。第二個就是更有效率了。在這個生產過程中,我們會考慮運營商是怎么考慮的。我們已經有決心去做生產制造基地,提升產能,和整車在一盤棋考慮。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是補貼,國家補貼退坡是大勢所趨,各個企業應對的做法不同。今年國家補貼下降20%,補貼少了,很多企業把售價增加5千或者是1萬,但是我們的新能源車售價還保持跟去年一樣。其實我們最終是要通過促進消費,把規模做起來,成本才能下降,最終消費者受益,快速推進這個市場起來。我們上汽集團把發展新能源汽車作為重要戰略,率先響應國家2020年汽車油耗降到5L以內的號召。同時,我們要讓新技術、新體驗,真正走向消費者,讓他們擁有極致體驗,這個是我們的目的。
Q:今天上午咱們的榮威i6 16T、榮威ei6的兩款車的發布,以及前面的榮威RX5及榮威eRX5,都是互聯網汽車,應該說都是朝互聯網汽車的方向發展,咱們這個決策是怎么考慮的?昨天創行者大會的主題是互聯網X新能源, 很多人對“X”有比較深的印象,這個X和+有什么區別?
張覺慧:第一個問題,我們的車今后會繼續往互聯網方向走,這是趨勢。在十三五期間,上汽提出了“新四化”目標,即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和共享化。我們上汽跟全球各大汽車企業高層溝通下來,“新四化”是全球汽車行業今后的發展趨勢。大家都說人、車、生活,車是為了什么?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在生活上,人今后肯定離不開互聯,所以車要有互聯網的基因,這是上汽集團制定互聯網策略的原因,也是今后上汽的主要策略。
至于你講的第二個問題,“×”,這是互聯網的思維。昨天王堅博士說,×代表未知,我認為這也是一種很好的解釋。因為我們進入了VUCA(未知的)時代,任何問題和發展都有其復雜性和不確定性,是糾纏在一起互相影響的。確實,現在全球的經濟也好,政治也好,都到了VUCA時代。好多東西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做了才知道后續,才知道彼岸在哪里。
何曉勁:有一點不確定性才美妙。
徐璐:或者可以這么理解,“+”可能更多是強調汽車接入互聯網,而互聯網×新能源則是通過大數據的調整,改變駕駛習慣,改變人的思維,這是一種相互的關系。
何曉勁:互聯網已經成為了汽車的基礎設施,因為我們互聯網汽車是互聯網的一個端口,互聯網是互聯網汽車的一個基礎設施,就像是我們平時跑在公路上,我們現在跑到互聯網上。
張覺慧:跑在互聯網上的車,它產生了大量的數據,深度挖掘這些數據,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多接近其自身要求的產品,我們會更了解用戶。這對我們汽車企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我經常和我們的工程師說,不能給用戶帶來體驗的技術,就不是我們所追求的。我們追求的技術,一定是給用戶帶來體驗的。用戶是為這個體驗買單的基數,我們大家決定這么做,否則就變成純粹產業式的模式了,沒有必要。
本期一品君種草推薦:天涼了,換個車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