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外觀。瓷磚的色澤要均勻,表面光潔度及平整度要好,周邊規則,圖案完整,從一箱中抽出四五片察看有無色差、變形、缺棱少角等缺陷。
二、聽聲音。用硬物輕擊,聲音越清脆,則瓷化程度越高,質量越好。也可以用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夾瓷磚一角,輕松垂下,用右手食指輕擊瓷磚中下部,如聲音清、亮、悅耳為上品,如聲音沉悶、滯濁則為下品。
三、滴水試 驗。可將水滴在瓷磚背面,看水散開后浸潤的快慢,一般來說,吸水越慢,說明該瓷磚密度越大;反之,吸水越快,說明密度稀疏,其內在品質以前者為優。吸水率高的瓷磚經熱脹冷縮后會導致瓷磚表面龜裂及整塊墻地磚剝落。在環境四季分明的北方地區衛生間更需注意此問題。若瓷磚沒有注明吸水率,可以使用茶或水滴在瓷磚的背面,數分鐘后視察水滴的擴散程度,越不吸水,即表示吸水率低,品質越佳。
四、尺量。瓷磚邊長的精確度越高,鋪貼后的效果越好,買優質瓷磚不但容易施工,而且能節約工時和輔料。用卷尺測量每片瓷磚的大小周邊有無差異,精確度高的為上品。
五、鋪地。測量平整度與色差。拿出幾塊樣磚,在平整的地面試鋪,看磚與磚之間的縫隙是否平直,倒角是否均勻,是否有弓背現象;同時觀察色差的變化,色差大的一般不要選用,除非為了尋求某種“特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