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升小,對孩子們來說是個大轉變。沒有了如廁都會幫忙的生活老師,脫離了自由舒適的游戲環境,加之突如其來的課業要求和作息規范,很多孩子會有心理落差,難適應學校生活,心情低落。

好在還有假期可以緩沖,這就要求家長們提前給孩子灌輸“學校”的概念,在生活、學習、心理方面多多關注,幫助改善。一點小改變,就能很大程度減弱開學大轉變對孩子的沖擊力。攻略已做好,各位家長們快收下吧。
— ? —
提前預習減焦慮

一年級對孩子的拼音基礎、數概念是有量化指標的,對完全沒基礎的孩子來說,一開始學還真有點吃力。有些爸媽在暑期帶孩子上幼銜小,就是怕孩子學習跟不上自信心受挫。當然全學完沒太大必要,降低孩子新鮮感反而不好。
假期家長陪孩子讀些聲母卡片,玩點數字游戲,一般讓孩子學會少量拼音、20以內加減法,便能輕松應對開學的好幾堂課內容。孩子聽得懂自然會更愛學。
— ? —
作息習慣要調整

幼兒園中午會有較長的午睡,早晨孩子在8點半左右到園就成,入園后吃早餐。而小學午睡時間很短,8點前差不多到校,還是在吃完早餐的情況下。如果孩子作息習慣不順應學校的時間安排,那么很容易上課犯困,落下進度。
所以假期里,爸媽們要嘗試讓孩子改變習慣,早睡早起是首要。入睡前給孩子營造一個安靜平和睡前環境,讓他知道,安靜下來以后就該睡覺了。可以講講睡前故事,聽聽舒緩的音樂,形成一個固定模式。
專門給孩子一個鬧鐘,每天固定時間鬧鈴,提醒他這個時間點該起床上學校了。
— ? —
上學用品大不同

小學的學習內容豐富多樣,必備的學習用品比幼兒園多了許多。雖然老師會根據課業要求讓孩子們準備,但有些基礎的東西還是得一開始就備齊。書包是個標配,平時裝的東西多,最好選個分隔多點,肩帶寬些的雙肩包給孩子。
鉛筆、直尺、橡皮……開學文具也需一大堆,不如給孩子一個文具大禮包當做開學禮,簡單省事,配套專屬的感覺還讓人心歡喜。
— ? —
準備獨立學習區

入學前給孩子在家里安置獨立學習的場所,不只為以后寫回家作業考慮,更是讓孩子形成“小學是學習的”的意識。告訴他這是爸爸媽媽專門為他打造的學習天地,加重儀式感,孩子對入學的好奇度和好感度很快會上升。
推薦在客廳給一年級小盆友放置自己的書桌和書架,因為這時孩子自覺學習的習慣還沒有養成之前,可能寫作業沒過兩分鐘就玩兒起來了,所以前期還是需要家長的適當監督和提醒。
上了小學后,很多事情孩子都要自己面對。所以暑假家長們教會孩子自己系鞋帶,拉拉鏈等小事,培養基本的生活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