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媽媽們往往心太急,不能很好的把握斷奶的時機。寶寶一天天長大,母乳的供給已經不能滿足寶寶的生長發育,一般在9-12個月時可以斷奶,在沒找到合適的代乳品,可將寶寶斷奶適當延遲至1歲半左右。其實,寶寶具體斷奶的時間沒有硬性規定。母乳多的話,可延遲到一歲以后,母乳少,斷奶時間應該提前。有些父母在給寶寶斷奶后會有一些錯誤的飲食習慣,給寶寶的健康產生了不良影響。

① 誤區一:寶寶只吃飯少吃菜或只吃菜少吃飯。有些新手爸媽在給寶寶添加輔食的過程中過分偏重主食,包括爛飯、面條、各種米粥和面點等變著花樣給寶寶吃,但副食如魚肉、蔬菜和豆制品等卻吃得很少,或者相反,偏副食而費主食。這都違反了膳食平衡的科學原則,對寶寶的健康發育是不利的。
》小提示:給寶寶添加輔食要講究時間,寶寶月齡不斷增大的同時,需要越來越多的營養,添加輔食要趁早不趁晚,從米湯、蛋黃泥糊、米粉、奶糕等開始,不包括奶粉;當寶寶五六個月,可以添加蛋羹、土豆泥、果泥、蝦泥等。
*推薦:qooc迷你輔食機,做出來的食量剛剛好寶寶一次吃, 一個雞蛋大小的果肉也能攪拌成泥,不會太多造成浪費,這樣寶寶每次都可以吃到適量的、豐富的輔食,攝取豐富的營養了。
② 誤區二:給寶寶吃湯泡飯。大多數新手爸媽認為營養都在湯里,因此總給寶寶吃湯泡飯,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湯里的營養其實只有5%~10%,大部分營養還是在食物里,光喝湯實際上得不到多少營養。長期吃湯泡飯,容易給胃造成負擔,導致寶寶從小得胃病。
》小提示:寶寶成長過程中,爸媽要注意培養寶寶的咀嚼能力, 寶寶練習咀嚼,有利于腸胃功能發育;有利于唾液分泌,提高消化酶活性,促進食物的消化吸收;還有利于頭面部骨骼、肌肉的發育,對日后的語言發音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幫助寶寶出牙,幫助寶寶的磨牙盡快萌出。寶寶咀嚼時,大腦的血流量增大,對神經、大腦發育也有好處。
*推薦:生活日記電燉鍋,支持小鍋燉煮,寶寶胃口小,一次燉太多吃不掉會浪費掉。分膽燉煮可以同時燉不同食材的湯,可以滿足大人小孩不同口味或者營養需求,非常人性化的設計。
③ 誤區三:用水果代替蔬菜。有寶寶不愛吃蔬菜,大便干燥,爸媽就想到用水果來代替蔬菜,以為這樣子可以緩解寶寶的便秘,但往往效果并不理想。水果不等于蔬菜。蔬菜中,尤其是綠葉蔬菜中富含纖維素,能夠保證大便的通暢,保證礦物質和維生素的攝入,水果則不具備這樣的作用。
》小提示:寶寶大便干燥,除了多吃蔬菜,還要多喝水哦。寶寶早上起床后,媽媽要給寶寶喝適量的溫開水,可以幫助寶寶濕潤腸道、軟化大便,沖刷腸胃,及時補充體內流失的水分。
*推薦:dexbaby寶寶水杯,給寶寶一個獨立的水杯,瓶蓋處是可旋轉的魔術頭,順時針可以打開吸管,逆時針收起吸管,增加了寶寶探索的興趣,愛上用自己的專屬水杯,操作簡單,寶寶自己可以完成,培養寶寶獨立能力。
④ 誤區四:斷奶后飲食正常,卻經常吃奶糕。奶糕的營養成分和稀飯是一樣的,都屬于碳水化合物,是寶寶從母乳到稀飯的過渡食品。斷奶后的寶寶能吃稀飯,就沒必要再吃奶糕了。長期給寶寶吃奶糕,對寶寶牙齒的發育和咀嚼能力培養是不利的。
》小提示:斷奶后,寶寶白天除了喝奶外,還可以喝少量果汁,如果在一歲以前斷奶,要喝嬰兒配方奶粉,一歲以后的寶寶喝母乳的量應逐漸減少,要逐漸增加喝配奶的量。
*推薦: 美素佳兒 寶寶二段、三段奶粉,適合1歲前后的寶寶,奶原材料從荷蘭進口,鮮奶中天然乳蛋白含量比較高,富含小分子營養元素,容易被寶寶的腸胃吸收。奶粉香味純正,顆粒均勻、飽滿,寶寶更喜歡。
斷奶前后,媽媽由于心理上的內疚,容易縱容寶寶,對寶寶的要求都無條件答應,這會使寶寶得寸進尺,脾氣越來越大,越來越無理取鬧。斷奶前后,媽媽適當多抱一抱寶寶,多給寶寶一些愛撫,不能輕易遷就寶寶的無理要求,以免因為斷奶而養成了寶寶的壞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