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喜歡在睡覺前,和寶寶一起讀一讀繪本也就是傳說中的“睡前故事”。這是一個特別好的習慣,先給媽媽們點個贊。

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媽媽念繪本時肯定也有很多自己的獨特的習慣。不同的寶貝也會有不同的為什么。可能寶寶會要求媽媽重復念一個故事,最后媽咪連標點符號都能背出來。

實際上,讀繪本也不是念出來那么簡單。它還有很多技巧點,可以讓這個過程變得更加愉悅享受,變成夜晚的一種期待。
— ? —
溫婉輕柔
周總理說“再窮也不能窮教育”,在這個競爭強勁的社會。父母們都是卯足了勁的給寶貝創造條件,買繪本更是從不心軟。可孩子就只聽那一本,硬是要媽媽重復念,搞的媽媽心力交瘁,再也控制不住那時刻待命的“暴脾氣”了。

實際上,愛重復是孩子的天性,且越小重復率越高。因為完全理解一個故事之于他還有難度,但他又喜歡。所以會要求媽媽一直念,長大了自然就會好。所以媽媽不要兇兇的哦。
— ? —
自然而然

成年人的世界里,每一個選擇背后都歷經重重權衡。念繪本也是,總想著讓孩子學點什么。確是有這個必要,但不能矯枉過正。故事還沒念完,道理已經總結了一大堆。

給孩子講故事,媽媽只要做到繪聲繪色的講就好了。因為寶貝自己就會捕到很多信息,想象力、理解力、詞匯量等。且你講的越投入,他收獲的就更多。自然而然享受過程就好。
— ? —
給他回應
有時候媽媽正講的入迷,寶貝卻在一旁停不下來的問。確實讓人有點點煩惱,但反過來想他也是真的不懂。又特別想知道,還得頂著可能會被我兇的壓力。這樣想完怒氣大概也消的差不多了。

寶貝上一個點還沒明白,媽媽又講到下一頁了。那就真的不能愉快的交流了,且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所以媽媽還是停下來給他解釋完,再繼續沉醉吧~
— ? —
看圖說話

都是視覺動物的我們,圖片的吸引力遠遠大于文字。所以媽媽可以和寶寶一起“看圖解文”,這樣也是讓彼此都參與思考的有效手段。

有一天,你就會發現孩子居然能記住上一次我們看過的書籍內容(圖畫)。且對他的抽象思維及記憶能力都是很好的延伸。
— ? —
好書分享

冰心說:“讀好書、好書讀、讀書好”。時間是很珍貴的,所以我們要把它每一分每一秒都用到值得花費的事物上。讀書尤是如此,常看好書才能一直延續對書的期待。之于培養閱讀習慣的孩子來講,這極有必要。

褪去白日的喧囂,靜靜的躺在床上。寶貝就靜靜的枕在媽媽的肚肚上,慢慢的走進小猴子與豬豬俠的世界。聽不到滴滴的車聲、潮雜的人聲,只有我們的歡聲笑語。這畫面,想想就足夠令人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