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壺清茶,幾縷茶香,抬手品茗,意蘊無窮。靜靜的品茶,猶如與一直相伴的好友親密的交談。茶是清靜的,其中卻是充滿智慧的。 俗話說“酒逢知己千杯少,茶逢知己一杯醉。”朋友不在量,而在于質量。有些朋友,沒有酒的濃烈,只有茶的淡雅,在你得意時,逆耳忠言,在你失意時,排憂解難。人生遇幾杯好茶便歡喜,人生有一兩個知己便足矣。

茶有兩種,一種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的茶,一種是“琴棋書畫詩酒茶”的茶。茶可以是你干熱口渴時的及時水,一大口下肚,重要的是潤喉爽心,茶香、茶味都不那么重要。茶也可以是你細品賞心的慢生活,一小口啜飲,品閑庭花落,嘗云淡風輕。
一、懂茶
喝懂茶,需要用心尊重每一款茶,好比有緣之人,無論高低貴賤都可以從他身上找到令自己欣賞的東西。喝懂茶,需要毫無敷衍地與茶對話,像對朋友,你得知他所有的經歷后更理解他的獨特,也更明白如何與他相處。
煮茶品茗,不論貴賤雅俗、貧富窮達,茶之為道,總是存在于人們的休暇生活中。魏晉以來,天下騷亂,文人無以匡世,漸興清談之風。這些人終日高談闊論,必有助興之物,于是多興飲宴,所以最初的清談家多酒徒,如竹林七賢。
后來清談之風發展到一般文人,但能豪飲終日不醉的畢竟是少數,而茶則可常飲且始終保持清醒,于是清談家們就轉向好茶,所以后期出現了許多茶人。
心神靜,易相處。茶比較適宜于安靜的環境,常在安靜的環境中,心態也會變得更加平和,而平和的心態表現在人的身上同樣能帶給別人安靜祥和的感覺,更容易接近和相處。
二、用心品茶

經常泡茶,見過喝過的茶多了,通常也就不會直接評價一款茶的好壞。久而久之,如待人處事一般,不輕易評價別人,不道人長短,養成言語謹慎的習慣,做事學會多分析。
泡茶是個繁瑣的活,更注重細節。選擇茶具、環境格調、茶葉多少、水溫高低、時間把控等等都需要小心翼翼,精心講究。久而久之,人的耐性也會得到磨練,在與人相處中條理清楚而有耐心,不會給人不耐煩的感覺。
泡茶是一門關乎禮儀的學問,長期泡茶,會比較注重禮儀細節。長久以來會形成尊重對方的習慣。慢慢地學會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相互尊重,容易培養成一種良好的禮節習慣,待人處事更懂禮儀。
茶道講究天人合一,歸于自然,更是一個循序漸進,沖泡過程不能急于求成的慢活。長期泡茶,就會懂得,需要綜合自身的素養、能力,來選擇相對合適自己的事。
忙忙碌碌的生活,想專門花點時間來泡茶對于很多人來說已變得奢侈。有時間就泡泡,沒時間就簡單喝,不強求,不刻意,不也是一種挺好的生活態度?在都市中找尋這樣一種返璞歸真的所謂閑情雅致,也可為煩躁與浮華找尋些許的樂趣!